基于认知科学具身性观念的音乐表演心理研究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Music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Embodiment Concept of Cognitive Science
张赛男,张予馨,金鹭
摘要(Abstract):
“具身性”观念是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概念,强调了人脑的认知活动以身体运动和脑神经反应机制作为基本活动形式,而音乐表演是通过人类的演奏、演唱以及肢体动作来赋予音乐作品以表现性的艺术活动。作为与人类情感活动最具紧密关系的艺术形式,表演者在从事演绎活动中体现了一定的“具身性”特征。音乐表演同时又是创造性主体音乐观念的显现,且音乐“语言”只有在音乐的“言语”即表现中才能实现:它通过行为语言的表达、音乐语言的表意,符号语言的表征传达出音乐的意义。本文以“具身性”观念为基础,以表演为中介,对音乐表现问题进行解读。
关键词(KeyWords): 具身性;音乐表演心理;音乐表演;音乐表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项目“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演奏心理动态发展研究”(JGJX24B35)
作者(Author): 张赛男,张予馨,金鹭
DOI: 10.16083/j.cnki.1671-1580.2025.10.02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 [2]李恒威,黄华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J].哲学研究,2006(06).
-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 [4]马大康.多模态符号·具身性·审美活动[J].当代文坛,2017(06).
- [5]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 [6]理查德·舒斯特曼.周宪,编.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 [7]阿诺德·贝林特.周宪,编.艺术与介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 [8]理查德·舒斯特曼.周宪,编.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 [9]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 [10]韩钟恩.[语言、符号、信息]与音乐美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8(12).
- [11]陈巍.镜像神经元系统解刨结构研究进展[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8(03).
- [1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 [13]张赛男.论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美学本质[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20.
- [14]于润洋.音乐史论问题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